热门关注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动态 > 机关动态 > > 正文

    村里解“疙瘩”也有“陪审员”

    发布时间:2023-08-13 22:20:12 来源:广西纪检监察网 作者:陶春 覃振远 张玉花

      “韦主任,得亏你们来了,双方都安心,我们的调解才能这么顺利呀。”近日,在来宾市兴宾区南泗乡平田村委一起林地纠纷调解现场,在双方群众握手言和签下调解协议时,该村村主任蒙国当笑着对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韦修钻说道。

     

      近年来,兴宾区纪委监委积极发挥监督“前哨”的“贴身”监督优势,从调解源头上防止“人情案”“拉偏架”等情况发生,让村务监督委员会作为“陪审员”以“旁听”形式参与重点疑难案件调解,确保化解流程合规合法合理,让纠纷对象在“清风”中解“疙瘩”,助力矛盾纠纷村内化解。

     

      “覃有练与纠纷一方有亲戚关系,建议回避调解。”今年2月,良江镇李村村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江学光在“嵌入式”监督中发现村委干部覃有练与一起邻里宅基地纠纷中的一方覃某某是远房亲戚,为避免“拉偏架”和帮助村委干部规避廉政风险点,他及时提出监督意见,并到纠纷调解现场进行“旁听”,见证了纠纷双方握手言和。这是今年以来,良江镇各村务监督委员会参与成功调解的第12起纠纷。

     

      该区良江镇逾五旬的社会治理干事李春是一名长期从事调纠工作的老干部,谈到村务监督委员会以“陪审员”身份参与纠纷调解工作的变化时,他分享道,家长里短、邻里相处,土地、房屋拆迁等遇到矛盾纠纷时“要个说法”是老乡们的朴素愿望,但乡里乡亲的弯弯绕绕的亲戚关系多,纠纷双方都怕村委干部向着对方,不愿意接受村级的调解,“疙瘩”越结越紧,很简单的事情也要求到乡里来说,自从有了村务监督委员会化身“陪审员”以来,村级调解过程有人监督,现在我们乡基本实现了矛盾纠纷村内化解,我们乡一级的工作负担减轻了很多,群众满意度更高。

     

      据悉,今年以来兴宾区291个村务监督委员会,以“陪审员”身份见证了752起矛盾纠纷化解。

     

      “我们将进一步完善村务监督委员会工作办法,让群众更安心、更放心地在村里解‘疙瘩’。”兴宾区纪委监委主要负责人周茂根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来宾市兴宾区纪委监委)